首页 > 题库答案 > 哲学题库 正文

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

时间:2020-09-02 11:27:38 解答: 293 次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

【◆参考答案◆】:观察、实验、模拟虽然都是物理操作,属于感性物质活动,然而却又都在理论参与下进行,离不开理论的启示和导引。理论对这些活动的渗透,主要有:1)理论帮助选择观察实验对象,使之具有典型性。观察实验的要求之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足够的代表性,便于观察,对过于复杂或随机性大的对象,都不是适宜对象。如果缺乏足够的理论分析,不可能选择出合适的观察实验对象。2)理论帮助选择测量系统,使之具有对主、客体的适应性。仪器作为一类研究中介,仅在能使主体感官加以适当延伸并使客体信息得以适宜呈现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需要靠体现相应理论的工作原理来保证。3)理论帮助处理观察实验结果,使之具有确定的理解。对对象的感受与对对象的理解并不是一回事,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其理解也将不相同。要确定理解观察实验结果的意义,就需要引入相应的理论知识。观察渗透理论并不意味着观察不具有客观性,更不意味着观察只是主观行为,而是意味着观察需要借助正确理论的导引才能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对象。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物质支撑

【◆参考答案◆】:是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可以分为实体性物质保障和象征性物质保障两大类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假说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假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说具有变动性。科学假说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具有导向作用;假说与假说之间的争论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术繁荣。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观的关系

【◆参考答案◆】:
这种自然观要求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环。
生态自然观还要求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公理化体系应满足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①无矛盾性,这是科学性要求;②完备性,这是体系完整性的要求;③独立性,这是公理化体系简单性的要求。

(7)【◆题库问题◆】:[单选] “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段话体现的是()
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
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C.现代辩证自然观
D.当代系统自然观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有一组公理推导出一个知识体系,伙食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叫演绎法。
(2)问题:它是建立在一些为数不多的公理基础之上的,然后从这些公理中推出定理。这其中的每一种、每一步推理,以及运用这些公理、定理证明任何题目的推理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否则就会犯错误。

(9)【◆题库问题◆】:[问答题]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参考答案◆】: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①"星云说"②地质"渐变论"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④尿素的人工合成⑤细胞学说⑥生物进化论⑦电磁场理论⑧元素周期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自然哲学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马赫、彭加勒、爱因斯坦为代表
第二阶段:玻尔为代表
第三阶段:普里高津为代表1、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可分与主客体不可分经典科学传统认为科学的认识对象独立于科学主体而存在,它与认识主体是否认识它与如何认识它无关。爱因斯坦:"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先将"观察者"概念引入了物理学,认为时空的测量与参考系的选择即与观察者的位置、状态有关。量子力学进一步说明在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中,主客体不可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也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2、自然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经典科学传统认为,自然界(尤其是无机界)本质上是简单的,从而揭示自然界规律的科学也应该是简单的。爱因斯坦:"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但自组织理论认为,简单性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复杂性。自然界本质上是复杂的系统,小到微观粒子大至宇观天体。因此现代科学既认同自然界的复杂性,同时也以认识复杂性为主。
3、单值决定论与统计决定论拉普拉斯的单值决定论是近代经典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而哥本哈根学派认为,量子力学在本质上只能对微观粒子的状态与运动作统计说明。现代生物学认为,环境的变化与基因频率的变化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信息论也以概率来描述信息。总之,当代科学认为,我们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也许本质上是一个概率的世界,而经典科学追求的乃是概率等于1的特例。
4、精确性与模糊性经典科学认为,我们对实在的测量在原则上是可以极其精确的。爱因斯坦:"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经典数学被认为是精确数学,而各门自然科学应用数学的程度便被看成这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但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以及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模糊量的大量存在与模糊数学的产生等,都足以证明对模糊性的认识才是达到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与复杂性的认识。
5、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箭头的参量,牛顿力学方程无论时间符号如何变化都不变。因而经典科学为我们描述的自然界,是一种可逆的、对称的图像,而不可逆性的出现只是幻影与错觉。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提出了不可逆问题,自组织理论再次将不可逆概念引入了自然科学,并进而认为不可逆性是自然界的本质,且不可逆性还是有序之源。由此可见,否认不可逆性,人类便无法揭示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与机制。
6、连续性与间断性经典科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信念便是自然界一切过程的连续性观念。大自然是由一系列连续阶梯组成,能量、运动变化、时空等等都是连续的。但1900年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玻尔的原子能量量子化的量子跃迁假定等,都证明了原子过程的不连续性。现代生物学中的突变论或灾变论也有力地冲击着连续性观念。现在甚至有人还提出时空量子化的假设等。
7、分析与综合近代自然科学前期科学家对自然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研究,研究方法以分析方法为主。因而认识了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各个现象,也便等于获得了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但是当代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系统观点、系统方法的广泛流行与应用,正在导致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现当代,自然科学间出现了大量综合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而且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也逐渐融合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所有这些都要求分析的思维方式让位于综合的思维方式。

请充值VIP继续使用(未注册用户支付后会自动注册登录)

×

95元 29元

VIP截止日期:2024-12-31 04:03:12

←请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

95元 29元

VIP截止日期:2024-12-31 04:03:12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