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的学者是().

时间:2020-09-02 16:01:55 解答: 160 次

(1)【◆题库问题◆】:[单选] 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的学者是().
A.贝尔
B.费希尔
C.普罗夏斯基
D.霍拉汉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填空题] 认知评估理论认为,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因为该环境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此不同的意义则来自()

【◆参考答案◆】:不同的认知评估

(3)【◆题库问题◆】:[多选] 属于接触文化的国家有().
A.北欧
B.西班牙
C.阿拉伯
D.地中海

【◆参考答案◆】:B, C, D

(4)【◆题库问题◆】:[单选] 职业价值观包含的因素不包括()
A.职业道德
B.职业准则
C.职业操守
D.职业素质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单选] 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试论述印象形成过程是存在的效应和偏见。

【◆参考答案◆】: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效应和偏见有:(1)优先效应。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2)新近效应。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也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优先效应起的作用大一些,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彼此比较熟悉或已成为朋友,新近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3)晕轮效应。通常,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晕轮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偏见,如教师对"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偏见。所以,"晕轮效应"值得我们警觉。(4)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5)自我实现预言。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关于这个现象的经典实验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做的实验。显然,在这个实验里,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的期望以某种方式在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

(7)【◆题库问题◆】:[单选]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A.感觉
B.意识
C.印象
D.归因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影响利他行为实施的个人因素。

【◆参考答案◆】: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1)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作出利益、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富有同情心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例如信教和不信教育的比较。(2)在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人他人的场合中表现比较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辅助行为中出力更多。(3)心情好时,做好事的积极性比较高。原因有三:1)愉快的心情使人们更加注意人生的光明面,更加注意别人的优点,把人往好的方面想,因此帮助他人的动机更强;2)做好事可以延长好心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好心情可以增加人的自我注意,使人们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形象来表现自己。

(9)【◆题库问题◆】:[单选] 群体的规范是指()
A.群体一定时期内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B.群体所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C.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D.社会所确立的表明群体在特定环境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态度具有社会性,经验性和()
A.认知性
B.情感性
C.动机性
D.动力性

【◆参考答案◆】:D

请充值VIP继续使用(未注册用户支付后会自动注册登录)

×

95元 29元

VIP截止日期:2024-12-31 04:09:07

←请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

95元 29元

VIP截止日期:2024-12-31 04:09:07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