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 认知不协调理论?
【◆参考答案◆】:
(一)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假设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廷杰于1957年完成的。该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的条件与强度: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1.逻辑的违背;
2.文化价值的冲突;
3.观念层次的冲突;
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一)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假设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廷杰于1957年完成的。该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的条件与强度: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1.逻辑的违背;
2.文化价值的冲突;
3.观念层次的冲突;
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2)【◆题库问题◆】:[多选] 莫若比安认为环境负荷包含的环境信息方面的特性有().
A.新奇性
B.精确性
C.强度
D.复杂性
A.新奇性
B.精确性
C.强度
D.复杂性
【◆参考答案◆】:A, C, D
(3)【◆题库问题◆】:[单选]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A.社会干扰
B.社会惰化
C.他人助长
D.性别助长
A.社会干扰
B.社会惰化
C.他人助长
D.性别助长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单选] 不足阻碍研究在()得到广泛应用。
A.心理治疗
B.儿童教育
C.消费行为
D.决策
A.心理治疗
B.儿童教育
C.消费行为
D.决策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判断题] 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中设计的理想社会呈现一定结构,是分层的。最高一层是武士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6)【◆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比较呈现()个阶段性变化。
A.三
B.四
C.五
D.六
A.三
B.四
C.五
D.六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单选] 电击实验说明()的匿名性也会产生去个体化的效应
A.服装
B.环境
C.位置
D.身体
A.服装
B.环境
C.位置
D.身体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单选] ()是双方亲密关系的指示器。
A.交往模式
B.性格是否相容
C.交往距离
D.自我暴露程度
A.交往模式
B.性格是否相容
C.交往距离
D.自我暴露程度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判断题] 归因偏见是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普遍现象。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10)【◆题库问题◆】:[单选] 态度的功能不包括()
A.表现性
B.自我防御
C.认知
D.价值表达
A.表现性
B.自我防御
C.认知
D.价值表达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