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位作者曾经担任过中国的文化部长?()
A.王元化
B.冯友兰
C.王蒙
D.蔡元培
A.王元化
B.冯友兰
C.王蒙
D.蔡元培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和中心()。他说:“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闲情偶寄》)
【◆参考答案◆】:人物;情节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皎然的)“取境”说
【◆参考答案◆】: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开通,就会"佳句纵横"、"宛如神助",创作顺畅,就是"取境"之"易"的表现。有时"取境"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这是"取境"之"难"的情况。前者,陆机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有人触及,这是符合创作实情。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取境"时"至难至险"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章"高手"。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味外之旨”
【◆参考答案◆】:
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
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
(5)【◆题库问题◆】:[单选] 《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才
B.胆
C.识
D.力
A.才
B.胆
C.识
D.力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表面上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而实际上倒是和扬雄、班固比较一致?
【◆参考答案◆】: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表面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实际上肯定和赞扬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肯定和赞扬的,这一角度和扬雄、班固一致(尽管观点不同)。他认为《离骚》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甚至可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他和扬雄、班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忠""怨"的不同理解上,扬雄、班固认为《离骚》不符合儒家"忠""怨"的思想,而王逸则认为完全符合儒家的"忠""怨"思想。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表面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实际上肯定和赞扬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肯定和赞扬的,这一角度和扬雄、班固一致(尽管观点不同)。他认为《离骚》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甚至可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他和扬雄、班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忠""怨"的不同理解上,扬雄、班固认为《离骚》不符合儒家"忠""怨"的思想,而王逸则认为完全符合儒家的"忠""怨"思想。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熏、浸、刺、提”
【◆参考答案◆】:
梁启超提出的关于小说艺术感染力的理论。所谓"熏"和"浸",都是指小说的艺术熏陶力量,不过前者是从空间上说的,后者是从时间上说的。"熏"的作用能使小说境界迅速占领人的心灵世界,其整个精神为小说境界所支配;"浸"的作用能使小说的境界在读完作品之后长期留在人的心灵里,"如酒焉,作十日饮,则作百日醉。"所谓"刺",是指小说在对人"熏""浸"的过程中,所给予人的强烈刺激作用,使人感情达到不能自制的程度,并与作品中人物共悲喜、同欢戚。所谓"提",是指读者入于小说之中,而将自身化为小说之主人公,"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此时读者的精神境界已得到净化和升华,进入到了完全虚静、物化的状态,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梁启超提出的关于小说艺术感染力的理论。所谓"熏"和"浸",都是指小说的艺术熏陶力量,不过前者是从空间上说的,后者是从时间上说的。"熏"的作用能使小说境界迅速占领人的心灵世界,其整个精神为小说境界所支配;"浸"的作用能使小说的境界在读完作品之后长期留在人的心灵里,"如酒焉,作十日饮,则作百日醉。"所谓"刺",是指小说在对人"熏""浸"的过程中,所给予人的强烈刺激作用,使人感情达到不能自制的程度,并与作品中人物共悲喜、同欢戚。所谓"提",是指读者入于小说之中,而将自身化为小说之主人公,"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此时读者的精神境界已得到净化和升华,进入到了完全虚静、物化的状态,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8)【◆题库问题◆】:[填空题]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潮流的区别与()在20世纪前期甚为明显,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融合与相互()的趋向则逐渐抬头。
【◆参考答案◆】:对立;渗透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苏拭对孔子“辞达”说的阐发?
【◆参考答案◆】:苏轼不仅是说文辞只要能准确表达意思、思想,而且还应该讲求文辞的艺术性、文学性这一中心观点。孔子在文章内容和形式问题上主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要求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他说"辞达而已矣"是为了反对花言巧语,反对华丽辞藻掩盖空虚或有害的内容。这对于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调文艺的教育作用是有意义的。但是孔子的这句话常常被人作为重质轻文的理论依据。如司马光"足以通意,斯止矣,无事于华藻宏辩"。苏轼主张文章必须"有补于世",反对为文而文,主张自然奔放,反对雕琢文辞。在这个基础上,他对"辞达"注入了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为了说明他的见解,他先引述了孔子"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再引述"辞达而已矣"。这就是说要全面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并不否定语言艺术,而且相当重视语言艺术的作用。他说:如果只要求言辞能够达意,而以为无须讲究语言艺术,那就大错了;事实上,真能达意的文辞,不是不讲艺术技巧,而是达到了语言艺术最高造诣。他认为要求得辞达,必须研究描写对象的奥妙,象系风捉影一样,把握稍纵即逝的现象,然后"了然于心";这就不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认识到它们内在的本质规律,不仅熟知形态,而且掌握神韵。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千万人而不一遇",可是做到这一点还很不够,还必须把"了然于心"的事物进而"了然于口和手",这就需要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技巧,把它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苏轼认为,孕育形象,抓住兴会,信笔挥洒,而描绘地形象既形似,又神似,这才叫"辞达"。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参考答案◆】:①真实性,即文学是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②倾向性,即作家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③社会效果,即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④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是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