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1950年辽宁发现的半部《聊斋志异》手稿中有何人的评语?
A.王士祯
B.冯镇峦
C.但明伦
D.何守奇
A.王士祯
B.冯镇峦
C.但明伦
D.何守奇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洪昇,字昉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创作的传奇()问世。他另撰写有《四婵娟》杂剧。
【◆参考答案◆】:长生殿
(3)【◆题库问题◆】:[单选] 《豢蛇》中的乡客在何处的蛇佛寺寄宿时,吃得都是蛇肉?()
A.河南
B.河北
C.山东
D.山西
A.河南
B.河北
C.山东
D.山西
【◆参考答案◆】:A
(4)【◆题库问题◆】:[单选] ()《蛇癖》中的吕奉宁有什么嗜好?
A.A.闻蛇香B.玩蛇C.扮蛇D.生吞蛇
A.A.闻蛇香B.玩蛇C.扮蛇D.生吞蛇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单选] ()黄风怪吹的风名唤什么?
A.疾走幻风
B.旋天灵风
C.三昧神风
D.漫天玄风
A.疾走幻风
B.旋天灵风
C.三昧神风
D.漫天玄风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参考答案◆】:《西游记》在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一.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而《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孙悟空的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二.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态度。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的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菩萨要他们去的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的。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的正义和壮丽的事业。取经的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的使命。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对应关系。三.两大原型的深刻蕴涵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的意蕴。《西游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如观音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目的不是想将其致于死地,而是在对其限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孙悟空的一技之长来造福人类和社会。两大原型还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对捆扰在人们头脑中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意志这一难题做了解答。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又指出了它得以升化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的个性自由的必要性。
(7)【◆题库问题◆】:[单选] ()做好了带档裤子进门,不许孙生碰她的奇怪新媳妇是谁?
A.A.邵氏B.辛氏C.江氏D.霍氏
A.A.邵氏B.辛氏C.江氏D.霍氏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单选] 陈铎倾心词曲,时人称为()。
A.北曲之冠
B.曲王
C.散曲大王
D.乐王
A.北曲之冠
B.曲王
C.散曲大王
D.乐王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乌鸡国国王已死去多少年了?
A.一
B.二
C.三
D.五
A.一
B.二
C.三
D.五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常州词派
【◆参考答案◆】: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针对浙派末流,振起词格,形成在清中后期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代表人物为张氏兄弟、董士锡、周济等。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并讲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常派的“比兴”主要指的是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与诗骚传统有别。所以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但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