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 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参考答案◆】:
孔子说:"修身用《诗》来感发意志,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乐’来陶冶情操,从而完成品德的修养。"
孔子说:"修身用《诗》来感发意志,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乐’来陶冶情操,从而完成品德的修养。"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殷璠的诗歌理论。
【◆参考答案◆】:(1)殷璠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他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 (2)《河岳英灵集》选开元、天宝年间24位诗人200多首诗,他的选诗标准与序论评语代表了盛唐诗歌批评的特点。 (3)他提倡古体与新声的结合,文与质的结合,建安风骨与太康声律的结合,推崇具有神情、兴象、风骨的作品。 (4)总之,殷璠注重作家主体精神、气质情感,主张作品由情兴自然而生,提倡诗歌的形象美与意境美,及时从理论上肯定了盛唐诗歌。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谈谈对《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理解。
【◆参考答案◆】:刘勰在《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涵,说法纷纭,现代著名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但仔细体会刘勰所论,并联系到以前所学的知识对于“风”的解释,“风”应该是抒发情志的作品所具有的能化感人的艺术感染力,而“骨”则应该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的文辞。“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无“风”则无“骨”,“风”和“骨”不可能单独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方能创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这是庄子艺术创作论的要害之所在。
【◆参考答案◆】:物我不分
(5)【◆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学批评是(),(),(),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以及文学理论批评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参考答案◆】: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文学创作;文学欣赏
(6)【◆题库问题◆】:[填空题] 李贽对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说。
【◆参考答案◆】:童心
(7)【◆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化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是(),文化发生变化的外在因素是()与接触。
【◆参考答案◆】:发明;传播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述王士禛“神韵”说的内涵。
【◆参考答案◆】:(1)其中心就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问题。主张诗歌创作在表现审美对象时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要直接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要作全面精细描绘,应像画龙只画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透过这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却能表现整体的面貌,如镜中之月、水中之花,可具体感知,而又不可捉摸。(2)在情感和物象之间,王土禛认为物象应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可以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王维可以画雪中芭蕉,正是如此,王土禛称这是"兴会神到",这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3)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他引孔天允论诗的话说"诗以达性,然以清远为尚。"清,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这种情怀最适宜于用山水诗来体现。远,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适合于寄托在山水诗中。清偏向于景物之描绘;远偏重于感情之抒发。王土禛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就可称之为"妙悟",就是把握了诗歌艺术的真谛,达到了艺术的彼岸。
(9)【◆题库问题◆】:[单选] 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
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
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为诗,以()为诗,()为诗。
【◆参考答案◆】:文字;议论;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