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时间:2020-09-02 18:11:35 解答: 124 次

(1)【◆题库问题◆】:[填空题]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参考答案◆】:台儿庄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多伦会盟

【◆参考答案◆】:清康熙帝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在多伦诺尔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当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三部10万众南下投清。康熙帝为安置喀尔喀蒙古,并加强对其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内蒙古、外蒙古王公贵族,并赐宴。次日,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

(3)【◆题库问题◆】:[单选] 1927年9月至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单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于()
A.井冈山
B.遵义
C.吴起镇
D.会宁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单选]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车轼”是指车的哪个部位?

【◆参考答案◆】:轼,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其形如半框,有三面,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或凭倚之用。古人在行车途中如要对人表示敬意,即扶轼俯身低头,这个致敬的动作也作"式"或"轼"。如《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史记·魏世家》:"(魏文侯)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但是,"兵车不式",大约因为甲胄在身,不便于俯身低头。由于轼在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可是少了它也不行,以此也用于比喻不要显山露水,不要锋芒毕露,为人老老实实,安守本分。苏洵为他的儿子取名"苏轼"也正是取这个意思。(见苏洵《名二子说》)

(7)【◆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把未出嫁的女孩叫“黄花闺女”?

【◆参考答案◆】:所谓"黄花",其实指的是古时妇女额前的一种装饰,又称"花黄"。当时的妇女喜欢用黄颜色的粉在额头上画出各种花鸟形状,或是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形状贴在额头。这种习俗大约起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木兰辞》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之说。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有一次睡在含章殿檐下,有梅花恰巧落在她的额头上,梅花渍染,在她额头形成梅花之形,拂之不去。此后寿阳公主便经常将梅花贴在额前,宫人们也纷纷效仿。此后就有所谓梅花妆,简称梅妆。这种妆饰传到宫外后,民间女子也纷纷效仿,或用菊花或用黄纸剪出花样贴在前额,后来逐渐发展成"贴黄花"的习俗。由于这种妆饰在未婚的女孩子中比较流行,渐渐地,"黄花闺女"就成为了未婚女孩的代称。

(8)【◆题库问题◆】:[单选] 1895年2月,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自杀殉国的北洋水师提督是:()
A.邓世昌
B.刘步蟾
C.丁汝昌
D.林永升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问答题]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参考答案◆】:英国;蒸汽时代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怎样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

【◆参考答案◆】:(1)中国传统"文化"重"审美",中国传统"审美"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审美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加以综合阐释。(2)中国"传统"自身就具有一种"审美精神",这也就是吴经熊所说的"悦乐精神"。(3)中国"审美"本然就注重一种"生命意蕴",这也就是方东美所说的"生命之美"。(4)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美感文化",这也就是李泽厚所说的"乐感文化"。

请充值VIP继续使用(未注册用户支付后会自动注册登录)

×

95元 29元

VIP截止日期:2025-01-02 11:25:15

←请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

95元 29元

VIP截止日期:2025-01-02 11:25:15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