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党人”和太学生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经过和意义。
【◆参考答案◆】:
斗争形式:
一是上书苦谏。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吏向皇帝上书,指斥宦官擅权的弊端。然而官僚的上书苦谏不仅无效,而且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是清议。儒生利用"风谣"大造舆论。清议的产生,就是乡党士大夫树立自己的正当价值标准,对人物进行重新评判。
三是集会运动。太学生对宦官专权愤愤不平,先后掀起学潮。
四是弹劾镇压。一些在朝的正直官吏利用合法的权力,直接打击镇压宦官及其党羽。
禁锢与屠杀:官僚、儒生集团的斗争,给宦官以很大的威胁。因此,宦官集团寻机进行报复。桓帝延熹九年(166),宦官集团对党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其导火线是"张成事件"。宦官推波助澜,大造冤狱,朝野上下一片恐怖。他们动用酷刑逼供牵引同党,企图一网打尽。桓帝迫于舆论压力,释放了党人,但把李膺等人遣送还乡,"禁锢终身"。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宦官集团的残酷迫害活动,并没有吓倒正直的官僚和儒生。太学生把当时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三君"、"八俊"等称号,这无疑是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三年以后,宦官又掀起了规模更大、株连更广、时间更长的对官僚、儒生的迫害活动,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把对党人的迫害活动推向了高潮。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
意义: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博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同情。由于这场斗争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因此只能是一次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具有浓重的政治改良色彩。正因为如此,它仍然体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反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东汉统治的颓势已经不可逆转。
斗争形式:
一是上书苦谏。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吏向皇帝上书,指斥宦官擅权的弊端。然而官僚的上书苦谏不仅无效,而且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是清议。儒生利用"风谣"大造舆论。清议的产生,就是乡党士大夫树立自己的正当价值标准,对人物进行重新评判。
三是集会运动。太学生对宦官专权愤愤不平,先后掀起学潮。
四是弹劾镇压。一些在朝的正直官吏利用合法的权力,直接打击镇压宦官及其党羽。
禁锢与屠杀:官僚、儒生集团的斗争,给宦官以很大的威胁。因此,宦官集团寻机进行报复。桓帝延熹九年(166),宦官集团对党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其导火线是"张成事件"。宦官推波助澜,大造冤狱,朝野上下一片恐怖。他们动用酷刑逼供牵引同党,企图一网打尽。桓帝迫于舆论压力,释放了党人,但把李膺等人遣送还乡,"禁锢终身"。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宦官集团的残酷迫害活动,并没有吓倒正直的官僚和儒生。太学生把当时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三君"、"八俊"等称号,这无疑是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三年以后,宦官又掀起了规模更大、株连更广、时间更长的对官僚、儒生的迫害活动,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把对党人的迫害活动推向了高潮。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
意义: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博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同情。由于这场斗争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因此只能是一次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具有浓重的政治改良色彩。正因为如此,它仍然体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反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东汉统治的颓势已经不可逆转。
(2)【◆题库问题◆】:[单选] 秦的(),就是专门保管户籍、舆图等重要档案的官员。
A.尚书
B.柱下御使
C.门下主薄
D.九卿
A.尚书
B.柱下御使
C.门下主薄
D.九卿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在南宋境内的渡江作战时被渡江首领谁杀害,死于内乱。()
A.完颜元一
B.完颜康
C.完颜元宜
D.完颜雍
A.完颜元一
B.完颜康
C.完颜元宜
D.完颜雍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单选] 康熙皇帝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丰富知识的帝王,常常手握《资治通鉴》不辍。他于康熙十八年重开明史馆,大规模地编修《明史》。但由于修史时“天威咫尺,临之在上”,于是《明史》隐讳颇多。《明史》隐讳颇多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修《春秋》"为贤者讳"的影响
B.八股取士使史学家成为驯服的工具
C.大兴"文字狱"造成的高压气氛
D.拉拢汉族知识分子以缓和民族矛盾
A.孔子修《春秋》"为贤者讳"的影响
B.八股取士使史学家成为驯服的工具
C.大兴"文字狱"造成的高压气氛
D.拉拢汉族知识分子以缓和民族矛盾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及清朝对台湾的统一与管辖。
【◆参考答案◆】:
郑成功所领导的海上义师,是最后的一支抗清力量。
郑成功先以南澳为基地,组织抗清力量,很快发展壮大起来。1647年(永历元年)从南澳出兵,两三年间,接连攻占了同安、海澄和泉州等闽南沿海许多地方,又进据金门、厦门,并以金、厦为抗清根据地。郑成功起兵抗清十多年,曾多次人进行北伐和南征(闽、粤)。其中以1659年(顺治十六年)的北伐,声势最大。
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统治者为对付这支抗清力量,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禁止舟船出海,以切断东南人民同郑成功的联系。
郑成功在以金、厦为根据地进行抗清斗争中,早就与荷兰殖民者发生了尖锐的对立。
1661年2月(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驳斥了认为台湾荷兰殖民者"炮台利害,水路险恶",不能攻取的错误意见,决定立即进军,收复台湾。
1661年3月,郑成功从厦门移驻金门,部署军队,大修船只,积极进行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4月21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令其子郑经及部分将领留守金门、厦门,自己亲率军队二万五千人、大小战船数百艘进军台湾。
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长官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军民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终于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在台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
平定"三藩"为统一台湾开创了条件,郑成功死后,台湾局势混乱不堪,郑克爽鉴于内部人心惶恐,耿精忠也被消灭,提出称臣入贡,永做藩属的要求,但遭到康熙的拒绝。康熙派施琅出海,顺利占领台湾。在对台湾的处理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出现分歧,有人主张放弃台湾,施琅认为台湾富庶,在国防上也有重要意义。康熙赞同施琅的意见,在台湾设立台湾府,下设三县,划为福建省管辖,又在台湾、澎湖设置总兵、副将,派兵万人驻防。至此,台湾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郑成功所领导的海上义师,是最后的一支抗清力量。
郑成功先以南澳为基地,组织抗清力量,很快发展壮大起来。1647年(永历元年)从南澳出兵,两三年间,接连攻占了同安、海澄和泉州等闽南沿海许多地方,又进据金门、厦门,并以金、厦为抗清根据地。郑成功起兵抗清十多年,曾多次人进行北伐和南征(闽、粤)。其中以1659年(顺治十六年)的北伐,声势最大。
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统治者为对付这支抗清力量,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禁止舟船出海,以切断东南人民同郑成功的联系。
郑成功在以金、厦为根据地进行抗清斗争中,早就与荷兰殖民者发生了尖锐的对立。
1661年2月(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驳斥了认为台湾荷兰殖民者"炮台利害,水路险恶",不能攻取的错误意见,决定立即进军,收复台湾。
1661年3月,郑成功从厦门移驻金门,部署军队,大修船只,积极进行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4月21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令其子郑经及部分将领留守金门、厦门,自己亲率军队二万五千人、大小战船数百艘进军台湾。
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长官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军民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终于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在台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
平定"三藩"为统一台湾开创了条件,郑成功死后,台湾局势混乱不堪,郑克爽鉴于内部人心惶恐,耿精忠也被消灭,提出称臣入贡,永做藩属的要求,但遭到康熙的拒绝。康熙派施琅出海,顺利占领台湾。在对台湾的处理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出现分歧,有人主张放弃台湾,施琅认为台湾富庶,在国防上也有重要意义。康熙赞同施琅的意见,在台湾设立台湾府,下设三县,划为福建省管辖,又在台湾、澎湖设置总兵、副将,派兵万人驻防。至此,台湾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共同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于是出现了蒙古汗国。
【◆参考答案◆】:铁木真;成吉思汗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荀子思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要行善
B.主张人性本善
C.重视人本身
D.主张法治
A.人要行善
B.主张人性本善
C.重视人本身
D.主张法治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单选] 战国七雄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
A.燕国
B.赵国
C.韩国
D.宋国
A.燕国
B.赵国
C.韩国
D.宋国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影片档案
【◆参考答案◆】:随着电影由外国传入而产生。
(10)【◆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
A.微子
B.箕子
C.管子
D.孔子
A.微子
B.箕子
C.管子
D.孔子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