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撰修实录
【◆参考答案◆】:实录,“是根据日历编纂而成的,是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史事,其载体也和日历一样属于编年体。”
(2)【◆题库问题◆】:[单选]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丝绸之路
【◆参考答案◆】: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4)【◆题库问题◆】:[判断题] 汉武帝时期,以大将军为首的外戚势力也成为宫廷政治中的一支强劲的力量,特别是以霍光为首的集团。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复社
【◆参考答案◆】: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进步政治集团。形成于崇祯元年(1628),顺治九年(1652)被清政府取缔。领导者有张溥、张采等。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士大夫为改良政治,维护明王朝统治,纷纷结社,著名的有几社、应社、匡社等。天启中,东林党遭魏忠贤及阉党镇压,东南地区的各派政治势力重新组合,出现了新的联合形式的社团崇祯元年,张溥、孙淳、吴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复社,提出复兴古学的口号。该社先后三次举行大会,即二年的尹山大会、三年的金陵大会、五年的虎丘大会,虎丘大会参加者达数千人,共推张溥、张采为盟主。复社本来仅集合太仓等七郡人物,后来逐渐由江南扩展到江西、福建、湖广、贵州、山东、山西等省。据吴应箕《复社姓氏录》载,其成员为两千余人,一时复社名声大振。张溥、张采等人利用其影响往往可以干预科举考试、地方行政,以至内阁辅臣的更迭,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在政治态度上,该社继承东林党,反对阉党的腐败政治。后有一部分东林党人后裔加入,故又被呼为小东林。崇祯末,复社拥周延儒入内阁,并使其实行自己的主张,使朝政为之一清。但复社的行动也引起原阉党及其他政治派别人物如马士英、阮大铖的仇恨和不满。崇祯末,复社多遭攻讦,势力稍衰。清兵南下后,吴应箕、陈子龙等复社成员多参加抗清斗争。南明弘光朝时,柄权的阮大铖、马士英大肆打击复社成员,并图谋杀尽复社之主盟者,致使陈贞慧被逮,侯朝宗、黄宗羲等逃亡,复社一蹶不振,但其成员的活动一直到清顺治年间才完全停止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进步政治集团。形成于崇祯元年(1628),顺治九年(1652)被清政府取缔。领导者有张溥、张采等。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士大夫为改良政治,维护明王朝统治,纷纷结社,著名的有几社、应社、匡社等。天启中,东林党遭魏忠贤及阉党镇压,东南地区的各派政治势力重新组合,出现了新的联合形式的社团崇祯元年,张溥、孙淳、吴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复社,提出复兴古学的口号。该社先后三次举行大会,即二年的尹山大会、三年的金陵大会、五年的虎丘大会,虎丘大会参加者达数千人,共推张溥、张采为盟主。复社本来仅集合太仓等七郡人物,后来逐渐由江南扩展到江西、福建、湖广、贵州、山东、山西等省。据吴应箕《复社姓氏录》载,其成员为两千余人,一时复社名声大振。张溥、张采等人利用其影响往往可以干预科举考试、地方行政,以至内阁辅臣的更迭,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在政治态度上,该社继承东林党,反对阉党的腐败政治。后有一部分东林党人后裔加入,故又被呼为小东林。崇祯末,复社拥周延儒入内阁,并使其实行自己的主张,使朝政为之一清。但复社的行动也引起原阉党及其他政治派别人物如马士英、阮大铖的仇恨和不满。崇祯末,复社多遭攻讦,势力稍衰。清兵南下后,吴应箕、陈子龙等复社成员多参加抗清斗争。南明弘光朝时,柄权的阮大铖、马士英大肆打击复社成员,并图谋杀尽复社之主盟者,致使陈贞慧被逮,侯朝宗、黄宗羲等逃亡,复社一蹶不振,但其成员的活动一直到清顺治年间才完全停止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西周甲骨档案的价值。
【◆参考答案◆】:①史料价值:为西周历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②艺术价值:对我国微雕史、书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7)【◆题库问题◆】:[单选]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主要作品有()
A.《文赋》
B.《诗式》
C.《娇红记》
D.《文心雕龙》
A.《文赋》
B.《诗式》
C.《娇红记》
D.《文心雕龙》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撰修日历
【◆参考答案◆】:所谓《日历》"是根据起居注的材料,由史官逐日撰成有关朝政事务的编年体史册"。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文书档案人员增多现象。
【◆参考答案◆】:随着各国文书档案工作系统的建立和加强,文书档案人员数量增多,名色日繁,州郡县名目更是繁多,说明了各国统治阶级对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割据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国中央机关,先后设置有尚书郎、都令史、令史、书令史、主客令史、记室令史、主书、主簿、书佐、通事郎、台人、通事、通事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分别负责王朝中央文书的处理和档案的保管工作。在地方,各州之属官,大体相同,有:治中从事,主管众曹文书;诸部从事,主督促郡国文书,监察非法事;主簿,典顿文书,掌管印鉴;记室书佐、诣曹佐,掌起草和缮写文书。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甲库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答案◆】:唐代甲库的产生据史料推测当在太宗时代。李世民很重视官员档案,他是封建统治阶级中较为清醒的政治家,亲身经历了隋的复亡,他更知即使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皇帝如耗尽民力也难逃亡国杀身的后果,因此深切懂得民与君的关系,很注意研究君道,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注意用人,记录官员的政绩,建立必要的档案。玄宗年间、三省甲库明确设官分职,《唐会要》卷八十二记载:"开元十九年五月十一日敕,尚书省内诸制敕库,及兵部吏部考功刑部簿书景迹并甲库,每司定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中书门下制敕甲库,各定主书,录事已下各一人专知,周年一替,中间不得改移。"这表明三省甲库制度的形成。除设官分职外,还规定甲库官员满一年才能改迁别官。并设有甲库令史,专掌甲库管理,甲库令史要求"采择一公清勤千,""冀事得精祥,"人员充任。对于甲库令史的待遇也高于一般令史,"入库日便依资与官,""入库之日,宜与同类官。"德宗时鉴于甲库令史皆是胥吏掌知,且"为弊颇久",给事中关播建议,甲库令史要选派士人充任,以减少流弊。